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济宁学院\NAA中心联合项目
Joint project of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ning University,NAACenter
The growth of things
—The first New Epigraphy Art Exhibition
在新金石学研究所成立之前,我们已经展开了有关“新金石”的实验:一是多学科参与的田野访碑,涉及传统学问的观念与方法遇到现代学术时该如何互动和生长;二是与传统艺术有关的展览,即静逸美术馆策划的金石拓片书法题跋“传统的发明与再生产”,这个题目源于人类学,讨论的是拓片作为一种艺术和知识不断被文人与艺术家生产的文化现象……。那么,金石与中国的现当代艺术相遇时,是不是也能为“新金石”创造出一种开放性呢?我们将以“‘物’的生长”展览展开我们的实验。
去年(2020)十月份,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NAA中心、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学与水墨高等研究中心,以及济宁学院,在传统金石学重镇“济宁·曲阜”地区展开了一次长达数月的、多学科跨界的金石文化田野调查工作。
在调查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精神承载之物“金”“石”遗产时,我们发现,人类学经典的田野调查方法,与传统金石学的田野访碑虽然研究的目的不同,但是面对共同的研究对象,学者、艺术家们对于自己未解的知识、思想及方法,都怀抱期待,欲找出一条路径走进对方。
有意思的是,我们在面对山东卓山新发现僧安道一书刊时,考古学者则根据传统金石学研究方法展开辨伪,艺术家和美术史学者展开了视觉艺术的观念考古,人类学学者则从视觉人类学对人的刻画行为及行为背后的文化结构、传播的方式展开阐释……——不同学科面对同一个对象所给出的阐释呈现出多元化,确实为我们理解这位一千五百年前的僧侣书法家起到很大的帮助。
僧安道一刊刻山崖的行为,以及他那些刻奉神灵的文字,被清代的金石学家纳入书法的叙事。然而,今天的书法考古学者却无法辨别僧安书刊的真伪,他们认为山路崎岖的环境人迹罕至——局限在此时知识、局限在“我”的爬山体验,使我们对古人产生误解。或许,我们应该怀抱这样的态度,就是要不断追溯古代艺术家们的心迹历程,刻奉神灵的“严肃性”远非单一的一门知识所能解读完备。
不过金石学这门学问发生之初,所呈现出开放的、未完成的状态,无不彰示着人与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宋代学人对“物”的“研究”成为风气,这种风气中生长出金石学。王静安所言“一面研究,一面赏鉴”,可谓明白,但时下我们做研究可能将这二者分裂开来了。
2021年7月4日我们成立了“新金石学研究所”,志在继承传统金石学之精神的同时,再从静安先生所谓的两个纬度乃至更多的面向展开探索。
“金” “石”之“物”的存在观念,于人类开天辟地之时就已形成,它与人的生活发生了无法割断的关联。《山海经》的“山”“海”,是人们从“混沌”“没有秩序”的世界觅得的空间位置。为了位置的“合法化”,人通过祭祀山川,通过礼仪行为与“物”交道,将文字刻于摩崖之上,“物”开始承载“人”,人把“物”视为己出,进而山、水之物得以理解。
当先贤仁士祭祀山川、治理九州,山水得了名,“天下”之观念形成。天下成,则忧患生,东方人给出策略是修己成仁而后对世界负责。人与人构成“仁”——“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人的“政治”在与金石之物的互动中得以修炼,进而实现德性的生长。
至于“礼”“乐”,“志感丝篁,气变金石”,通感的上升,既是“人”得到的自由,亦是“德性”的生长。
金石因此成为身体修炼的重要策略——“人文化成”与“天 下意识”结合有了 “美”的“山水”,又与佛、道家互动,神灵最终与人文融为一体。所谓“金石学”即在此传统中不断生长——悠游山川、陶冶自然, 金石书画、笔墨精神,终而得其色彩、性情、形制……
但是,今天的人们对“物”的过度使用,却导致物与人早早建立的通感被破坏。技术之物,不仅将我们隔离于看似有形却深不见底的城市生活的空间魔块中。
随着自然环境破坏、疾病蔓延,“物”被任意宰制殆尽,“物”仅仅滞留于“物质”的存在缠绕在人的周围。
问题的根源就是“人类中心” ——“人类纪”的诞生,就是以消灭“物”“性”本身(包括人)为前提。
这种灾难,把时空切割成块面物,使艺术成了填充人类空虚的附庸。所以,“新金石”拒绝继承“玩具”的“优雅”。
艺术家面对人类痼疾,以艺术之名对“物”展开的“考古”、尝试对“技术物”的时空突破,都将彰示“金”“石”之“物”的未来形态。
所以,我们认为,“金石”应该回到人与自然发生关系之时“物”产生的精神外显,这种关系同时也是“物”的自显——物与人无间,生生不息。
艺术家以其特有的思想方法及艺术形式来呈现“物”的世界——不论形质可见与否,人类社会也好,山水自然也罢,当共处一室之时,他们的敏锐应该在多元开放的展览空间里释放物的灵魂。——“金石”回归“物”,是艺术家回归诗意世界时的根本诉求,他们的作品也将“生生”。
“生长”指向艺术家们面对人类历史、当下,及未来而生产的思想方法及创作形式;
“地方志”指向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学者及艺术家对于“礼”之“器物”的重新审视;
其次,展览设置多个学术主题,在开放的艺术与学术视野中,介入、引领、实践中国现当代的艺术研究:
《书象·身体·信仰·生长:“物”与中国的现当代艺术》
《“物”的现象学:从海德格尔到马里翁》
《人类学与“物”的研究》
《“物”的伦理学位置 》
《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物性”》
《从物到系统:科技艺术与公共艺术的隐秘联系》
《中国人的宇宙观念及迹化 —— 篆刻·文字·建筑》
《世界实验书法:一种新的艺术史谱系》
《汉碑与尧都》
《六舟和尚的锦灰堆——十九世纪的中国“现代艺术”》
我们坚信,艺术家对物的“研究”,和学者对物的“感受”,都在“物”的自显中得到理解。
2021年7月20日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周松林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ning Urban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Jini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new Epigraphy
开幕、学术论坛的具体时间,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另行通知。敬请关注!
The specific time of the opening and academic forum will be not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olicy.
Jining Art Museum, No.140 Yunhe Road, Rencheng District,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海门镇。
幼时就曾受到过西方现代艺术启蒙,青年时期师承刘海粟、关良等老先生,工作后深入地接触到了中国民间艺术,其质朴的美学趣味对丁立人的创作影响至深。
任上海剪纸学会副主席,中国民间工艺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近期主要个展:《双虫记——丁立人个展》,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2021);《西游南行——丁立人个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20);《手无止境——丁立人个展》,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2019);《寻脉·造山》,宝龙美术馆开馆展,上海(2018);《回归之心——丁立人个展》,浙江美术馆,杭州(2018);《非由述作發于天然》——丁立人、王劼音、尚扬、夏阳四人展,上海(2018);《丁家画展——故乡行》,浙江台州市,(2012)
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澳门文化司署、香港大一学院、河北教育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总社等,及国内外藏家。
王冬龄
1945年生,江苏如东人。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
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
今中国美术学院)首届书法研究生班毕业,文学硕士,留校任教。
1989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讲授中国书法四年,为该校及加州大学(圣特鲁斯)客座教授。
1994年回中国美术学院执教。
在国外举办个展40余次。应邀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布鲁克林艺术博物馆,瑞典马尔默美术馆、比利时皇家美术馆、溫哥华美术馆、奥克兰国立美术馆、土耳其现代美术馆、香港艺术馆,以及哈佛、斯坦福、汉堡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公开演示巨幅大字草书和乱书创作20余次。
作品为伦敦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溫哥华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伯克利等大学收藏。
李秀勤
1953年 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2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 赴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研修;1990年 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都会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中国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工作生活于杭州。
1957年出生于江苏镇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策展人
,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主席。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
术学院、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国后长期从事艺术史研究工作,并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1957年生于山东曲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任中共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委员,美术研究所书记,副所长,《美术观察》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1958年生于山东临沂费县。1976年“下乡知青”,年底考入山东济宁师专。1980年任教费县师范。1983年济宁市成立“城市雕塑办公室”,2002年辞职,建立费县“后坡石艺术工作室”,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山东省雕塑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1960
年生于中国北京。
1
984
年开始摄影和展出作品,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
2015 戒外
,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香港
,
中国
2011
计划性生育系列作品:人口老龄化走向何方
,
草场地摄影季 · 阿尔勒在北京,北京,中国
2008
计划性生育,西班牙瓦伦西亚当代艺术中心,瓦伦西亚,西班牙
2008 计划性生育,北京华艺莎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7 A BILLION TO ONE
,
Kiang Gallery,
亚特兰大,美国
1960年生,祖籍吉林磐石。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物理系,1983年至1988年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任资料员,兼攻读中国古文字学。1995年入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攻读埃及学,199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四次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分别留学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和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长期从事西方现当代艺术研究和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工作,已出版译著专著20部,发表论文三百余篇。
1962年生于山东肥城。现为中国省部级专家“两江学者”终身荣誉,四川美术学院二级教授,世界实验书法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英国温切斯特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为伦敦大英博物馆首位当代艺术表演者(2002);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首开个人工作坊(2018);系意大利威尼斯拉古纳大展“艺术机构特别奖”得主(与Lia WEl合作2012)。作品先后展示于法国大皇宫,比利时皇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墨尔本国家博物馆、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香港艺术公社等。荣获《库艺术》2015年、2020年度艺术人物称号;《亚洲艺术》2016年度艺术人物称号;2017年获“2017海南国际艺术大展暨‘中国在场’国际艺术论坛”之“思想先导大奖”。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伦敦现代泰特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学术与艺术代表作为《张强艺术学体系》四十卷,约700万字,2013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开始出版。分为学术部分22卷,内容涉及艺术学元理论,中国画学丛书,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中古宗教视觉史系列等;艺术经验部分18卷,内容涉及张强踪迹学报告系列,观念艺术系列,文人新世代系列等。立项并完成“文化部九五规划——全国研究生教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作为学术主持,主研三项国家艺术基金等。
主持“中国坐庄——全球化与多元化视野之中的艺术史重构”国际艺术学高峰论坛(2016);“视觉史语境之中的’汉字/书写’”全国学术研讨会(2017);“中国在场——国际艺术思想高峰论坛”(2017);“驭墨——威尼斯水墨周2018”国际学术论坛;“驭墨——布鲁塞尔水墨周2019”国际学术论坛等。主持“新金石计划”展览、工作坊、研讨会(2018威尼斯、2019布鲁塞尔、2020布鲁日)。出席“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主题发言,并收入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19)。
1967生于中国安徽。
1992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
2000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0年至今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第九届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2022北京冬奥会公共艺术作品评审委员会委员。
赵旭东
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靳卫红
1989年毕业于中国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获美术学博士学位。1991年起供职于《江苏画刊》(现《画刊》)杂志社,历任编辑、编辑室主任、主编、副社长。现供职于江苏省国画院。
1985年起参加各项艺术活动。于国内外举办过多次个人展览并数次参加国内外艺术联展。
1970年生于辽宁丹东。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新闻专业。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2000年创立慕辰工作室。
创作的代表性摄影和装置作品包括《家族图谱》《大礼堂》《景观米字》《伏羲伏羲》《春秋春秋》《贴牌时代》等。
作品曾参展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亚太三年展、台北双年展、新加坡双年展等重要当代艺术展,并且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德国柏林KW艺术中心、台湾国立美术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展出。
作品的公共收藏包括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法国文化部、日本森美术馆、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德意志银行、比利时中国艺术基金会、白兔艺术基金会等国内外美术馆和基金会。
1973年生于山东省蓬莱市。曾经在中国美院读书,书法博士,导师王冬龄、朱青生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一九九五年组乐队,现在是“与人”乐队主唱。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艺术批评家
、艺术家,现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方骏先生,获硕士学位。现为济宁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新金石学研究所副所长,济宁市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济宁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A类)。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法学硕士。曾获教育部博士新人奖、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北京大学创新奖、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洪谦奖、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等奖励荣誉。曾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等机构任教。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道德理由与正确行动》,商务印书馆)。成果获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哲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美学和艺术人类学,出版专著及译著多部。
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西方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和文学理论研究。
号未堂,广东新丰人。武汉大学文学学士、哲学硕士,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理论方向博士。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画系副主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东阳谷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研究生,文化与旅游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委会委员,全国代表性中青年书法名家个案研究会成员,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特聘教师。出版专著《然而——张目达》。
1985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历史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
艺术家,策展人,博士,大学老师。著有《向前冲:一种历史组合的动作》等。
哲学博士,“凤凰艺术”专栏作者。从事艺术研究,关注伦理学与数字文化。近期出版的译著包括:《接连不断:特定场域艺术与地方身份》《装置艺术:一部批评史》《作为探究的艺术:艺术、科学与技术的新合作》《公共艺术词典》等。
1996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现居住于杭州。201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同年保送该系研究生,2021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
参展:
2017年11月《未知向量》学院展 浙江·杭州
2018年10月 第六届乌镇戏剧节 浙江·乌镇
2018年12月 参研国际仿生学工坊 浙江·杭州
2019年3月 参加圣埃蒂安双年展 法国·圣埃蒂安
2019年4月 《未知向量Ⅱ》学院展 浙江杭州
2019年5月 《生命之美》美愈益心 浙江·杭州
2019年6月 《新兴向》杭州艺术博览会 浙江·杭州
2019年10月 NPC 2019SS时装周走秀 上海
2019年10月 参研国际仿生学工坊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
2019年10月 第七届乌镇戏剧节 浙江·乌镇
2019年12月《晴面》中泰超景观科技工作坊 浙江·杭州
2020年10月《旧物新生》中瑞当代艺术展 瑞士·苏黎世
2020年12月 入围第十一届新星星艺术奖
又名周莲池,山东金乡人。策展人,NAA中心馆长,静逸美术馆馆长,新金石学研究所执行所长。
该馆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西泽立卫设计,历时三年,也是其在中国设计的第一个美术馆。关于美术馆的设计理念,西泽立卫希望在空间上展现出开放和自由,希望参观者在自由漫步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享受与体验美术馆的美、感受美术馆中展览作品的美。西泽立卫在设计中特别注重借鉴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在荷叶状、自由起伏的屋顶下,使用了80万块青砖作为建筑的装饰材料,尽善尽美地诠释了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创新文明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