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创工作 >> 新金石学研究所 >> 正文

新金石 | “‘物’的生长”参展艺术家·张永见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9-09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济宁学院\NAA中心联合项目

Joint project of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ning University,NAACenter

的生长
——第一届新金石艺术展
The growth of things

—The first New Epigraphy Art Exhibition


参展艺术家·张永见

Participating artists·Zhang Yongjian

22DE6



新金石 | “物”的生长——第一届新金石艺术展“策展人语”

新金石 | “‘物’的生长”展览“学术论题”与“阐释维度”

新金石 | “‘物’的生长”参展艺术家·丁立人

新金石 | “‘物’的生长”参展艺术家·李秀勤(上)

新金石 | “‘物’的生长”参展艺术家·李秀勤(下)


推荐语

张永见尝试表达“物”的生命状态。生命的状态就是“物”的状态,生命的形状就是“物”的形状。人类纪最可悲的,莫过于将生命体本有的鲜活框在时间、空间之中,让其消耗殆尽、让其物质化——人,通过技术物,安排好每一个流程、每一部零件、每一个意义——这种工业社会之后形成的、自视甚高的观念,不断遮蔽着生生之物。它试图彰示人的无所不能,结果适得其反。

——物,此时已经无法自显。

张永见的创作显然不屑这套枷锁,对于物质的压迫感,对于那些坚硬的线条,他给出的方案以及实施的手段尤为浪漫——你明显能感觉到他的情绪和执拗——在这种朴素的手段下,金、石(不论青铜器、摩崖碑刻,还是钢铁工具……),这种被历史赋予坚强生命力、能够延伸身体体验的物质,融入东方特有的审美趣味之后,张永见的想法反而显得自洽。——我相信艺术家给予我们的正是这种生命的最为朴素的真诚

人类的社会和历史中,金、石之物始终扮演着特殊或日常的重要角色一旦承载人类的痕迹它就被推至距离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的位置。现如今,在这段我们建立起来且还在不断拉开的距离面前我们对物的体验挫败感十足——张永见正努力为我们挽回些许尊严

2021年8月17日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周松林





13999

》钢板、天然黄色太湖石,222cm×260cm×120cm,2018

A948

《开金山》,花岗岩、金箔,800cm×600cm×1200cm,2008


凝固的生命状

易英

一个艺术家在表现一种生命状态的时候至少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自我的,一种是理性的。所谓自我的也就是忘我的创作过程,在一种近似神经质的冲动中,把一个无意识的自我完整地展现出来。理性的方式则是个分析的过程,预设的主题、题材的选择和制作的程序,都是在一个理性过程中进行的。张永见的雕塑可以说是介于两者之间,他以个人经验的方式体验生命的存在,同时又在形式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上实现主题的意义。

CBE0

《新文物——猩红匣子》,综合材料,1986

从形式上看,张永见的作品又介于雕塑与装置之间。虽然我们现在对装置还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在研究当代艺术时,往往把装置归入雕塑类,因为它们都是以固体的材料占有空间。但装置与雕塑的最大区别过于它丝毫不具备雕塑的(建筑)功能性,它是艺术家用来表达人生经验与价值观念的手段。这点对张永见来说特别重要,正因为他摆脱了雕塑的功能性而获得了形式和材料上的自由,这种自由的目的又在于对自我的解释,而不是对雕塑语言的解释。但就张永见本身而言,他不认为是在搞装置,因为他早在“89现代艺术展上就做过一个有名的装置作品——《黑匣子》,他现在的作品则基本上采用了架上雕塑的形态,即以固体材料占有空间的形式。从装置的角度来解释张永见的雕塑就获得了个新的视角,使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一种形式与观念的话,种对个人经验的独特陈述方式。他的雕塑像绘画一样,并不考虑作品外在的空间环境关系,而是在自足的形式内表现他的主题。


《春雨无声》,汽车 、 太湖石 、 曹,2010
生命状态或生存状态是张永见众多作品的潜在主题,但他又不是简单地阐述生命,而是在形式、材料、象征、符号和空间等多种形态中实现意义的复合,在不同的作品中,各种因素的比例也不一样,但总的看来是在三个层次中进行的,即材料与形式为第一层次,其次是隐喻与象征,最后是生命意义的阐释。 实际上三者是交错的,每一层次都有独立的意义,同时生命的主题也贯穿在整个创作或制作过程之中。

10D92

《位移》1,石灰岩,1000cmX630cmX270cm,2020

922A

《位移》3,石灰岩,800cmX500cmX301cm,2020

D910

《位移》4,青石,800cmX760cmX580cm,2020

张永见在材料的选择上包含了形式与象征的双重含义。因为这些材料不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雕塑材料的视觉感受,突出了现代雕塑的价值观念,还在于材料本身对意义的阐释。在这儿形式的意义和象征的意义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他的很多作品是把木头与橡胶组合在一起,视觉上的刺激一方面来自互不相干的材料的组合关系,另一方面在于被挤压后的橡胶在造型上所引起的恶的联想。硬质的木头与软质的橡胶在视觉上有着极大的反差,规则的、硬边的、整齐的直线结构与柔软的、混乱的、变形的不规则形表达了一种力的对抗,这种对抗的关系是以结构对非结构的制约体现出来的。张永见在这儿充分利用了两者在各种形态上的组合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形态是对抗与对比,对抗体现为木头对橡胶的压制,木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秩序感使橡胶发生痛苦的变形,尽管这种变形是事先按照视觉的张力设计出来的,但这种直接的效果好像是在对抗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另一种方式是对比,即木头似乎没有直接作用于橡胶,结构严整的木头与曲扭变形的橡胶并置在一起,这是一种纯粹的视觉张力,而不依赖于描述性的联想。事实上,前一种方式是基本的,它确定了两者的关系,为意义的阐释奠定了基础。


1328F

30E09

14D09

13307

晋阳秋早,太湖石、青砖、木、木本草丛,700cmx60cm,2015
在现代抽象雕塑中有个概念就是生命抽象,以柔和的曲线组成的生命体的象征区别于几何形构成的硬边抽象。张永见的所采用的橡胶无疑是一种生命体的象征,他的目的并不在于变形的视觉性,而在于硬边的构成对它的压制,使它变形为一种正在丧失生命的生命体。硬边构成了它的环境,其隐含的话题则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压制,或人在现代社会的脆弱和无奈。张永见从他的形式创造中引导出人文主义的关怀。这种关怀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抽象,但每个观众面对作品时的联想则是非常具体的,因为一种无名的焦虑总是困扰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就像他作品中那些结构严谨的木架一样,使任何个人的自由意志都变得那样无足轻重,而任何对抗的结局必定是扭曲、变形,以至于消失。当然,张永见在设计人的困境时还不只是看到工业社会的桎梏,有一件作品是以门钉为背景,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暗示,它是对现代人的另一种制约。新文物系列己使得木构架与橡胶具有符号的性质,尤其是他大胆采用非雕塑材料的橡胶,已成为他对生命体的独特所指,因此他在其他场合下也充分利用橡胶的变形来象征一种生命状态或生存状态。

7614

《隐逸道系列》1,明式家具,木、太湖石, 2007

F730

《隐逸道系列》2,明式家具,木、太湖石, 2007

张永见以形式创造为出发点,充分展开了个可陈述的后现代主义话题,为他的雕塑发展探索了一个新的思路。人的主题应该是他作品的本质,确定了这个基点,就可以使他更自由地利用各种形式和材料来表达他的思想。

18C5E

《最后一滴泪》,黄锈石,70cm×400cm×330cm,2004 




孙振华在多数人还在强调形式美的80年代,山东雕塑家张永见的作品似乎在预示着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早在1986年,雕塑家张永见完成了一件带有装置性的雕塑作品:《新文物——猩红匣子》。1989年,在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上,张永见和他的同伴展出的是一件叫《黑匣子》的作品,上面画了很多人身上长的痦子、黑痣。这个作品借用了麻衣神相的观念,为身上长痣的人预测未来的生活道路。在这件作品里,作者的社会观念突出而雕塑造型弱化,作者关心的是人的世俗生活命运。

22552

《六连屏》,青石、钢板,104cmX70cmX300cm ,2017


2AD6E

《后屏风—梅兰竹菊图》,钢筋水泥、天然黄色太湖石,600cm×300cm×1500cm,2010


《中华洇》,木、橡胶、猪

AB06

鬃 ,300cm×280cm×60cm,2016

张永见:地球就是块石头。雕塑家们最应该使用的环保材料就是石头。它使人放心,踏实。只要理解了它的性格,顺它去做,就没有担心,做完一件是一件。而木会裂,铜的铸造过程繁杂,钢会锈,而石不会。它来自地球,你改变它一下,最后还是在地上或埋进土里,你死了,它还在。

5A0A

《山水嬗变史》之一 ,花岗岩,200cm×140cm×140cm,2006


499C

《山水嬗变史》之二,花岗岩,200cm×140cm×140cm,2006








3626A


“物”的生长

——第一届新金石艺术展

The growth of things

—The first New Epigraphy Art Exhibition


策展人:周松林
Curator:Zhou Songlin
学术主持:朱青生、王端廷
Academic host:Zhu Qingsheng、Wang Duanting
执行策展人:张继华
Executive curator:Zhang Jihua
学术总监:李一、赵旭东
Academic director:Li yi、Zhao Xudong

参展艺术家:丁立人、王冬龄、李秀勤、张永见、何崇岳、刘彦湖、张强、班陵生、靳卫红、慕辰、鲁大东、张目达、滕家琪(按年龄排序)
Artist:Ding Liren、Wang Dongling、Li Xiuqin、Zhang Yongjian、He Chongyue、Liu Yanhu、Zhang Qiang、Ban Lingsheng、Jin Weihong、Mu Chen、Lu Dadong、Zhang Muda、Teng  Jiaqi

学者嘉宾:辛德勇、郑岩、杨大伟、冯波、张曦、李修建、常培杰、丘新巧 、王文超、吴天、张钟萄
Scholar guests:Xin Deyong、Zheng Yan、Yang Dawei、Feng Bo、Zhang Xi、Li Xiujian、Chang Peijie、Qiu Xinqiao、Wang Wenchao、Wu Tian、Zhang Zhongtao




学术论题

论题一  书象·身体·信仰·生长:“物”与中国的现当代艺术

主讲人:参展艺术家、学者(圆桌论坛)

主持人: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题二  “物”的现象学:从海德格尔到马里翁

主讲人:陈辉(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


论题三  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物性”

主讲人: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题四  “物”的伦理学位置

主讲人:张曦(厦门大学)

主持人:张钟萄(中国美术学院)


论题五  人类学与“物”的研究

主讲人: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


论题六  从物到系统:科技艺术与公共艺术的隐秘联系

主讲人:张钟萄(中国美术学院)

主持人: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


论题七  中国人的宇宙观念及迹化 —— 篆刻·文字·建筑

主讲人:刘彦湖(中央美术学院)

主持人:张强(四川美术学院)


论题八  世界实验书法:一种新的艺术史谱系

主讲人:张强(四川美术学院)

主持人:朱青生(北京大学)


论题九  汉碑与尧都

主讲人:辛德勇(北京大学)

主持人: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


论题十  六舟和尚的锦灰堆——十九世纪的中国“现代艺术”

主讲人:郑岩(北京大学)

主持人:张强(四川美术学院)




展览阐释维度

“书象”  丘新巧主持

指向传统知识及艺术传播与转移的观念系统


“身体”  李修建主持

指向人与物的互动中发生的德性及政治修炼


“信仰”  吴天主持

指向当代人类城市空间里的生活情状


“生长”  张钟萄主持

指向艺术家们面对人类历史、当下,及未来而生产的思想方法及创作形式


“地方志”  杨大伟主持

指向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学者及艺术家对于“礼”之“器物”的重新审视


(说明:论坛及讲座时间待定。线上线下结合。敬请关注!)




策展小组:韦国、孙峻、狄东占、刘乾、陈工布、徐辞、张孜伟、周世旭、刘迪、刘忆辰

展览设计:蔡晓文、陈浩、张毅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济宁学院、济宁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济宁学院美术系、NAA中心、新金石学研究所、济宁美术馆

展期:202196—20211010日。(开幕、学术论坛的具体时间,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另行通知。敬请关注!)

地点:济宁美术馆 山东济宁市任城区运河路140号





艺术家简介

9BB0


张永见


1958年10月生于山东临沂费县一中。1976年“下乡知青”,年底高考入山东济宁师专。1980年任教费县师范。1983年济宁市成立“城市雕塑办公室”,2002年辞职,建立费县“后坡石艺术工作室”,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

个展:1994年“新文物—系列个人作品展”/ 北京中央美院画廊

主要艺术活动:

2016年中国姿态·第四届中国雕塑大展 / 山东美术馆

2016年《黑匣子—天命指南—由痣看命》入选“中国装置艺术三十年最具影响力作品”/ 湖北神农架

2016年新丝路、新起点·首届“金乌之梦”国际户外雕塑邀请展,义乌福田湿地公园

2016年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 / 西安美术馆

2015年太原雕塑双年展 / 太原美术馆

2015年“我们在一起”成都公共艺术季 / 成都太古里

2015年“城市之光”上海城市当代雕塑与装置艺术博览 /上海

2015年“朝圣敦煌”首届国际城市雕塑大展 / 敦煌

2015年中国国家画院“丝绸之路采风写生作品展”/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2014年《永嘉集》石作品十六件 / 温州昊美术馆

2013年《昏睡在影子旁的肉》参加“中国抽象雕塑展”/湖北美术馆

2013年《凝墨》参加“大同双年展” / 山西大同美术馆

2013年《世纪韵律》参加“西湖艺术节”/ 杭州西溪湿地

2012年《游川》参加“自咒的方向”/ 福建崇武水关汇

2012年《利刃》参加“雕塑·2012”/ 湖北美术馆

2011年《断肠》参加“雕刻艺术节””/ 福建惠安

2010年《墨·下汤流水》参加“国际石雕营”/ 浙江台州广场

2010年《后屏风—梅兰竹菊图》参加“清华百年校庆”/清华大学

2010年《春雨无声》参加“中国性”/ 苏州美术馆

2010年《青境》参加“国际铜雕节”/ 安徽铜陵广场

2010年《春心不眠》参加“国际石刻节”/ 福建惠安

2009年《坦途》参加“国际雕塑营”/ 新疆乌鲁木齐广场

2009年《京城游魂》参加第二届《物界》学术展 / 北京娑罗花馆

2008年《印花·戊子秋叶》参加“杭州第四届西湖艺术节” / 杭州钱江

2008年《国家礼品》参加“众声喧哗——北京宋庄展”/北京宋庄

2008年《梅兰竹菊》参加“首届中国雕塑大展”/ 厦门、长春、西安、杭州、温州、北京

2008年《印花·秋口雨雀》参加“中华慈善总会组织的爱心拍卖巡展”/ 北京、上海、东京、香港

2007年石雕《印花纪》参加“第三届中国宋庄艺术节雕塑展”/ 北京

2007年木雕《蜀都雄起》参加“首届中国职业雕塑家联展”/ 成都

2007年石雕《拓卖江山》参加“丁亥沂蒙老伙计喝墨会” / 山东费县

2007年综台材料《白夜》参加“物界”首展 / 北京娑罗画廊

2007年石材装置《远古隧道》参加长白山国际公共艺术创作营和长白山国际雕塑创作营

2007年装置行动《后砍砸器》参加“呼吸—山东当代艺术大展”/ 山东省博物馆

2007年石雕《极少主义在中国》参加“和而不同”华东展区展览 / 上海上大美院“艺术空间‘

2006年石雕《胎记┐┐—带润方燥将浓遂枯》参加“‘东方精神’中韩雕塑厦门展”/ 厦门

2006年石材装置《胜天》参加“第四届惠安国际石术雕大赛”/ 泉州崇武

2006年铸铜作品《疾风知劲草》参加“北京奥运方案展”首都城市雕塑规划委员会主办

2006年石雕《祖纹》参加“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 郑州

2005年石雕《呼啸》参加“北岳风·曲阳国际雕刻大赛”(一等奖)/ 河北曲阳雕刻大道

2004年石雕《不屈》参加“比利时拉那国际雕塑展”/ 比利时

2004年石雕《最后滴泪》参加“第三届中国雕刻艺术节”(特邀)/ 福建惠安崇武

2003年石雕《由风》参加“厦门‘大海、音乐’国际城市雕塑展”/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2003年石雕《印花》参加“2003中国福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 福州南江滨公园

2003年石农具三件参加“珍爱家园”雕塑展 /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

2002年石雕《序言》参加“台北国际袖珍雕塑展”/ 中国台北

2002年石雕《白活》参加“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州博物馆

2002年玻璃钢《远征》参加“西部”全国巡回展

2002年刻石《汉字史》参加“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

2002年石雕《不厌》参加“第二届中国雕刻艺术节”(二等奖)/ 惠安

2001年石雕《东方表情系列》参加“第一届成都双年展” / 成都现代艺术馆

2001年作品参加“首届深圳沙雕节”/ 深圳大梅沙

2001年菲绿岩《离乡》参加首届“中国雕刻艺术节”(石雕一等奖)/ 福建惠安

2001年石雕《不一》、综合媒材《共荣》参加“当代雕塑邀请展”/ 青岛雕塑艺术馆

2001年综台美术《世纪之门》参加“成都现代艺术展”

1999年作品《形与体》参加“亚洲雕塑展”/ 新加坡美术馆

1999年作品参加“变化中的自我—山东艺术展”/ 山东博物馆

1998年石灰岩石雕《失语》参加“首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 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1998年花岗石雕《不息》参加“海峡两岸雕塑创作营”/台湾金宝山

1998年红砂岩石雕《静听石语》参加“1998年国际雕刻研究会”展览 / 德国皮尔马森斯市

1997年综台媒材《门神》参加“深圳‘永远的回归’雕塑展”

1996年综合样式作品参加“1997都市人格艺术组合展山东分展”

1985~1997年参加山东各现代画展、小型个展等

出版,参展展览画册:品发表于中国大陆以及德国、新加坡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多家刊物和影视媒体,如《亚洲艺术新闻》、《亚洲雕塑》、《艺术新闻》等。




济宁美术馆
该馆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西泽立卫设计,历时三年,也是其在中国设计的第一个美术馆。关于美术馆的设计理念,西泽立卫希望在空间上展现出开放和自由,希望参观者在自由漫步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享受与体验美术馆的美、感受美术馆中展览作品的美。西泽立卫在设计中特别注重借鉴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在荷叶状、自由起伏的屋顶下,使用了80万块青砖作为建筑的装饰材料,尽善尽美地诠释了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创新文明之间的关系。